印刷行業在這幾年有著重大的突破,從繁覆的傳統印刷演變到人人皆可印的數位印刷,即使是小型的設計公司,甚至現在最流行的 SOHO 族,少量的個人作品或商品都能利用印刷的方式,來達到廣告或視覺上的效果。而在印刷色樣的認定上,有通行世界的 PANTONE 色票作為印刷廠與客戶之間共同認定的標準,不但能溝通容易、有所遵循更可避免色差上爭議。但是在印刷流程上,影響甚巨的材質及後加工的共同標準卻一直沒有被設定出來,長期以來確實讓印刷相關人員相當不便與困擾。
印刷人員在面對各種常用的紙張,不同紙質,不同厚度,以及後加工繁鎖的程序,如銅釦的規格及蝴蝶洞的樣式及各種上膜或上油的效果,就算老經驗的印刷從業人員也不見得能完全記住細節,常為了和客人溝通,大包小包準備各種樣品,也常會有忘了帶某種加工效果樣品的遺珠之憾,何況是在學或甫出校門的新鮮人。
熟悉印刷業界上特有的專有名詞,例如何謂局部上光、何謂上亮上霧、什麼是波浪刀、K線、以及對紙張的認識,模造紙、雜誌紙、銅版紙、灰銅、白銅、銅版西卡紙有什麼不同,是每個有心想要進入這行業的人必須了解的第一門課程。
光是紙張樣式加上不同重量就有千百種,一本厚厚的紙樣常讓印刷人員翻到眼花,更別說是非業界的客戶了。因此,要讓客戶了解紙張及溝通上的方便,工具就很重要,有了便於溝通的工具,又能鉅細糜遺的將想法表達給客戶知道,以達到互利成交,這樣的工具,應該是每個業界人員夢想中不可多得的法寶吧?
最近出現一套工具冊 PRINTONE 印刷材質及加工樣本錄,是專為美工學校科系之老師及學生、平面設計師、印刷品估價人員、貿易公司與遠程客戶討論包裝材料而設計的工作流程解決方案。它收集了最常用的印刷材質及後加工樣本,讓印刷廠及客戶間有了共同的標準及共同的語言,免於少量打樣確認之不便,並可避免爭議。PRINTONE 統一了特別色的標準,而 PANTONE 則統一了常用紙材及後加工方式。
費時三年餘,投入大量人力物力,構思製稿、試印、印刷、裝釘…其製作過程與印刷設計相關人員討論其需求,並依需求及易混淆的紙材及後加工方式做一總整理,為印刷技術傳承不可多得的樣本工具書,說它與 PANTONE 色票及四色演色表實為印刷之基本三大工具法寶,實不為過。PRINTONE 製作分為二冊,黑色為各種印刷常用後加工技術比較,橘色為收錄台灣常用紙張,更有一精美外盒包裝,不但送禮自用兩相宜,貿易商、廣告設計公司、紙材供應商、印刷廠及後加工廠等若能皆人手一份,讓印刷溝通無國界,更能明確爭取時效。
模造紙、米黃模造紙、道林紙、雪白道林紙、象牙道林紙、劃刊紙、雜誌紙、單面銅版紙、雙面銅版紙、銅版西卡紙、雪面銅版紙、雪銅西卡紙、特級銅版紙、西卡紙、白銅卡紙、單銅T紙、單銅特卡(黃底)、單銅特卡(白底)、銅版商標紙、模造商標紙、合成紙、麗萊卡、白底芬蘭卡、描圖紙、牛皮紙、貼合、灰紙板。